


綜述:
在助貸機構出現之后,金融消費與大家的生活也越來越密切。那么,助貸是什么,涉及什么風險,又該如何防范呢?
“貸款”是什么,相信大家都知道。但“助貸機構”是什么,也許就有很多人不明白了?!爸J機構”就是幫助用戶貸款的機構,也是俗稱的“中介”公司。對于“助貸”的定義,目前還沒有官方文件予以明確界定,但是根據助貸機構業務模式,大致可將“助貸”歸納定義為:為銀行、小貸公司、信托機構等機構(資金方)提供穩定的客戶來源、風險管理、貸后管理等全流程或部分流程外包服務的業務。因為助貸業務與金融行業密切相關,因而也稱為“金融助貸”。
由于金融消費的業務不斷擴大,傳統的金融機構提供的渠道已滿足不了廣大小額消費貸款的需求。助貸機構也由于金融消費者的需求,發展越來越快,數量越來越多。由于發展過快,規范性不強導致助貸行業的亂象也越來越多,對金融機構和廣大群眾也帶來很多的負面影響。
助貸行業亂象來源于部分機構不合規、不誠信的經營,助貸套路的主要表現形式有:
1. 部分助貸機構宣稱幫助客戶向銀行或金融機構申請貸款,但是實際都是以個人的名義進行放貸,合同簽訂的是個人貸款,銀行轉賬也是由個人的賬戶轉到客戶的賬戶。
2. 部分助貸機構不簽訂中介服務合同,口頭約定收取多少中介費用,等到貸款快下放的時候卻要求客戶支付更多的服務費用,否則貸款不能正常下放。
3. 部分助貸機構以銀行的名義收取砍頭息,主要是當貸款發放下來的時候要求客戶先把部分金額轉出,聲稱是銀行收取的前置費用,后期用于抵扣部分的利息。
4. 有些助貸機構為了順利從銀行或金融機構獲得貸款,幫客戶偽造信息資料,為后期司法糾紛埋下隱患。
5. 還有些助貸機構為了發展業務會宣傳低息貸款吸引客戶。但是一旦客戶上門,助貸機構便通過隱瞞信息,催促簽約等各種手段,哄騙客戶在未看清合同內容的情況下簽字,導致客戶在后期的司法糾紛中處于劣勢地位。
防控中心提示您:
用戶要警惕違法違規助貸機構的套路,一定要加強自身的警惕性。簽訂任何合同之前一定要仔細看清貸款主體、貸款費用、貸款約定等內容,不要著急簽字,以免后期引起糾紛而后悔莫及。正規的銀行等金融機構都是以公戶進行轉賬支付收取費用的,如果助貸機構要求你轉賬到個人賬戶時就要注意了。銀行等金融機構收取的費用一定要了解清楚,是否在合同之內。如果對助貸機構了解不足,則不要過分依賴助貸機構,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本文內容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