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
隨著金融市場的深化發展及金融創新活動的不斷涌現,金融風險無處不在,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與此同時,金融活動高速發展與市民的金融風險知識不足,導致金融陷阱頻發。在此背景下,東莞市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指出,系統防范化解金融等各領域風險。這為新形勢下的金融工作指明了方向。近日,東莞市金融工作局聯合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推出《金融風險提示官》專題報道,為公眾作風險提醒。
金融風險提示官個人檔案:
朱春湖:廣東省地方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監管科技部總經理、廣州金融風險監測防控中心副總經理、廣州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監管科技部總經理,本、碩均就讀于湖南大學,具有豐富的金融行業風險防控經驗,地方金融風險防控以及監管科技領域專家,2017年度廣州市高層次金融專業人才,先后參與國家級重大課題一項、參與多個省級重要課題,并作為重要參與者承擔省級重點領域重點專項課題一項。
三類人容易陷入金融風險陷阱
南方+:在現實生活中,您認為消費者容易陷入哪些類型的金融風險陷阱當中?哪些人群容易陷入其中?
朱春湖:隨著互聯網高速發展和金融消費市場的不斷擴大,一些不法企業、人員借助金融消費市場的良好發展勢頭,蒙騙、欺詐消費者。近年來,集資詐騙、電信詐騙、校園貸等方面金融詐騙事件時有發生,不少消費者屢屢陷入金融風險陷阱,導致合法權益受到侵害。例如違法犯罪分子未依照法定的程序經有關部門批準,以發行股票、債券、彩票、投資基金證券等方式向社會公眾籌集資金,并承諾在一定期限內以貨幣、實物等方式向出資人還本付息,這是一種典型的集資詐騙案件,它嚴重擾亂金融秩序,侵犯消費者合法利益。
集資詐騙涉及的行業和地域非常廣泛,涉及的人群也很廣泛,集資詐騙不法分子常常針對以下人群開展非法行為。第一類:家庭主婦。家庭主婦手里有一些積蓄,但投資理財缺乏理性和風險識別能力。第二類:老人。犯罪分子利用老人的孤獨感,通過噓寒問暖博取老人信任。第三類:文化程度不高的年輕人。這類人群渴望快速致富,明知是非法集資卻心存僥幸。
金融詐騙的類型和手段花樣百出
南方+:具體而言,消費者該如何避免金融陷阱?提升消費者的金融防范意識存在哪些工作挑戰?
朱春湖:一是要保護好個人信息,防范個人信息泄露。自覺保護好各類單據憑證、舊手機、身份證復印件、社交媒體、網絡調查等。二是要警惕金融詐騙的類型和手段花樣。如短信中獎詐騙、電話欠費詐騙、刷卡消費詐騙、冒充銀行客服詐騙、網絡購物詐騙、街頭掃碼詐騙、理財詐騙等常見的典型詐騙類型。三是要防范精準施騙騙局,特別要當心網上銀行、手機銀行等離柜轉賬操作方式。四是繃緊防范之弦,構筑金融詐騙“防火墻,提醒消費者做到:陌生來電需警惕,欠費通知要核實;積分兌換莫輕信,網銀過期有貓膩;短信鏈接慎點擊,支付安全須牢記;未經核實不轉款,身份信息要保密;用卡安全需牢記,防范詐騙不上當。
提高金融素養是基石
南方+:提高消費者的金融風險意識,對于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怎樣的意義?
朱春湖:粵港澳大灣區,地理意義上說的是海陸交匯之所,在經濟意義上,這里更是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跨境交匯,商務、經濟和日常消費行為會變得更加頻繁,伴隨而來的潛在風險也會增加。面對更加開放的國際環境和更加繁榮的灣區生活,提高全民金融素養和風險意識是深入普及大灣區金融宣傳和投資教育的基石,是讓灣區金融消費市場快速接入國際軌道的后盾,更是讓每一位消費者都能在經濟環境快速變化過程中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推動全網金融安全宣傳普及
南方+:放眼全國甚至全球,哪些區域或國家的推動金融風險防范意識的工作值得推廣的舉措?
朱春湖:非法集資宣傳教育是我國當前推動金融風險防范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如何在社會廣泛普及金融知識,引導老百姓準確識別金融詐騙特別是虛設項目誘導群眾投資的集資詐騙行為,充分認識像E租寶、禮德財富這樣的非法集資案件產生的社會危害性之巨大。我們國家非常重視這個工作,各地在非法集資防范教育中做了很多舉措,北京市以微信小程序舉報有獎形式,向公眾推廣非法集資防范知識,還收集非常多的非法集資風險線索,形成非法集資風險群防群治格局,宣傳教育和風險識別成效十分顯著,值得借鑒;廣東省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搭建智能化平臺,推動全網金融安全宣傳普及,構建政府部門間、政企和政民之間風險線索雙向推送的風險防范體系,有助于提升全社會金融知識學習氛圍,調動社會力量共同筑牢區域金融風險防范網絡,讓風險無處遁形,也讓我們老百姓生活在一個金融環境更加穩定的城市,這也是一個在國內很值得推廣的案例。
來源:南方日報、南方+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本網站無關。本網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